墊江縣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 規劃(2021—2025年)的政策解讀
一、“十三五”發展成效
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縣汽摩零部件、醫藥健康、天然氣綜合利用產業等傳統優勢產業穩步發展,新材料、智能裝備、消費品工業、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領域迅速壯大,工業總產值突破311億元,工業增加值達108.2億元,同比增長4.5%。
(一)產業發展態勢向好
(二)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三)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四)開放合作成效顯著
(五)營商環境不斷改善
二、“十四五”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創新發展模式、特色產業集群、獨特區位優勢,充分發揮墊江在“一區兩群”協調發展中的傳動軸作用,全面融入“兩江新區—長壽—涪陵—墊江”萬億級先進制造業集聚區,力爭在“十四五”時期將墊江建成主城都市區產業重要拓展區、重慶重要工業基地、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重要承載地,為接續創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區打下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齊發力”
2、堅持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兩手抓”
4、堅持優化布局與綠色示范“雙落實”
5、堅持科技創新與數字賦能“雙引領”
(三)發展定位
2、主城都市區產業重要拓展區
3、重慶重要工業基地、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重要承載地
(四)主要目標
“十四五”時期實現工業產值達到450億元,形成特色鮮明的現代產業體系:
智能裝備150億元
新材料130億元
消費品工業100億
醫藥健康50億元
數字產業20億元
實現:“高新”賦能、“數智”賦能、“產鏈”賦能、“產城”賦能
墊江“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主要目標(2021—2025)
指標類別 | 指標名稱 | 指標 屬性 | 2020年 | 2023年目標 | 2025年目標 | ||
絕對值 | 年均增速 | 絕對值 | 年均增速 | ||||
總量結構 | 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億元) | 預期性 | 155.9 | 275 | 20.8% | 400 | 20.7% |
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比(%) | 預期性 | 5.3 | 9.8 | 1.5個 百分點 | 12.8 | 1.5個 百分點 | |
高技術產業產值占比(%) | 預期性 | 7.6 | 10 | 0.8個 百分點 | 11.6 | 0.8個 百分點 | |
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 | 預期性 | 24.3 | 25.5 | 0.4個 百分點 | 26.3 | 0.4個 百分點 | |
綜合質效 | 規模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萬元/人) | 預期性 | 43 | 38.3 | 0.6萬元/人 | 40 | 0.6萬元/人 |
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利潤率(%) | 預期性 | 8.2 | >6 | - | >6 | - | |
創新能力 | 規模以上工業研發投入(億元) | 預期性 | 2.5 | 3.3 | 10% | 4 | 10% |
規模以上工業研發投入強度(%) | 預期性 | 0.7 | 0.8 | - | 1 | - | |
建有研發機構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占比(%) | 預期性 | 40 | 135 | 150% | 303 | 150% | |
企業牽頭的高端創新平臺數量(個) | 預期性 | 4 | 8 | 50% | 18 | 55% | |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 | 預期性 | 26.19 | 34.05 | 30% | 47.6 | 40% | |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 | 預期性 | 58.5 | 61.2 | 5% | 66.1 | 8% | |
綠色發展 | 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率(%) | 約束性 | - | -10% | - | -15% | - |
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水耗下降率(%) | 約束性 | -12% | -20% |
三、空間布局
統籌推進“三大功能區”發展,全力攻堅“四大工程”建設,按照“資源集中、產業集聚”的總體思路,強化以高新區為核心,以桂陽、太平、澄溪為重點向南拓展,快速形成“北城南園”城市布局,打造50平方公里產業承載空間。
四、“4+1”現代產業體系
(一)智能裝備
1、發展重點
(1)新能源汽車及智能網聯汽車
(2)智能裝配式建筑制造
(3)新能源裝備制造
(4)精密設備制造
2、發展目標
2023年實現產值87.5億元,2025年實現150億元,打造西部地區重要的智能裝備研發生產基地
(二)新材料
1、發展重點
(1)高端合成材料
(2)先進有色金屬
(3)前沿新材料
2、發展目標
2023年實現產值88.3億元,2025年實現130億,打造以天然氣為引領的特色化工園區和西南地區新材料研發創新基地
(三)消費品工業
1、發展重點
(1)食品加工
(2)紡織服飾
(3)智能穿戴
(4)智能家居
(5)日化用品
(6)寵物制品
2、發展目標
2023年實現產值76.6億元,2025年實現100億元,形成一至兩個特色消費品產業園,打造“渝東消費品品牌示范縣”
(四)醫藥健康
1、發展重點
(1)現代中藥
(2)原料藥及仿制藥
(3)醫療器械
(4)醫療耗材
2、發展目標
2023年實現產值20.1億元,2025年實現50億元,打造重慶中醫藥康養重要基地
(五)數字產業
1、發展重點
(1)電子元器件
(2)軟件服務
(3)軟件運用
2、發展目標
2023年力爭實現數字產業產值12.5億元,2025年力爭實現產值20億元,將墊江建成全域數字經濟先行樣板地
五、八大重點工程
1、強鏈補鏈延鏈工程
2、創新能力提升工程-
3、綠色制造發展工程
4、產業深度融合工程
5、區域高效協同工程
6、領軍企業培育工程
7、地域品牌打造工程
8、要素支撐強化工程
六、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
2、推動政策轉化
3、優化營商環境
4、強化招商引資
5、加強平臺建設
6、統籌安全環保